2007年9月30日星期日

食住爆谷睇好戲

My Music Choice

Un rayo de sol

By:Apenino






短短數月間,楊德昌、英瑪褒曼、安東尼奧尼幾位電影大師先後離世,繼而猛然醒覺,仍在世的大師級導演已買少見少。三位已故導演一生以電影來演繹生命,他們的作品,都曾在感受上、認知上更新了我。而在世界電影史上被公認為開創超現實電影的西班牙導演路易士.布紐爾 (Luis Bunuel 1900-1983),也是箇中具有深遠影響力的已故電影巨匠的其中一員。

看到9月份香港康文署主辦的「世界電影經典回顧」,以路易士‧布紐爾 為專題,放映布紐爾於1929年至1977年間15齣經典電影。放映的影片包括與畫家達利合拍的《安杜魯狗》(或譯《一條安德魯犬》)、《黃金年代》;奪康城影展多個獎項的《被遺忘的人》、《拿撒連》、《華麗迪安娜》;超現實喜劇《墨西哥巴士奇遇》、《街車幻象之旅》;獲多國影展獎項的《滅絕天使》、《女僕日記》、《沙漠的西蒙》、《青樓紅杏》、《銀河》、《自由的幻影》、《中產階級審慎的魅力》及最後作品《模糊的情慾對象》。

游走於布紐爾如夢似真的超現實電影世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首推他那齣驚世駭俗的前衛短片作品《安杜魯狗》(An Andalusian Dog),最經典是開場的夜月雲影,布紐爾親身上陣拿剃刀切割一個女子的眼球,這部17分鐘默片滿佈迷離、情色、核突和反宗教反道德的狂想,加上手掌上湧出的螞蟻、丟在地上的斷掌、綁在鋼琴上的修士和驢子屍體等鏡頭,全都令人瞠目結舌,無怪乎影片會獲電影雜誌選為「二十五部最危險電影」之一。

布紐爾是超現實電影的宗師,是殘酷派、虐待狂和黑色惡作劇的老前輩。他大膽坦率地呈現世界的陰暗面,在超現實中有著很深的現實性,顯出真實人生充滿殘酷、荒謬、恐怖與怪誕的一面。不諱言,現實本就很魔幻,經常令人啼笑皆非。

我想,在這時代很難再有這種大師了。布紐爾離經叛道的作品,我認為是人生必須要看一次的電影。

1 2

同一時間,不能錯過的還有《亞洲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展》

已經進入第四年的香港亞洲電影節,繼續由影意志和百老匯電影中心共同策劃,規模更大,共有63齣電影上演。今屆亞洲電影節搜羅了康城、威尼斯、柏林、釜山影展的出爐得獎作品外,亦會一如以往推動本地新進導演的作品。中國電影近年經常在海外影展揚威,證明華人電影正逐步走入國際。順手拈來一些今屆電影節自己重點推介的華語電影,如李安挾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威名而來的《色,戎》,張愛玲的故事,李安的鏡頭再加上梁朝偉話題性的演出,稱此片為本年度世界影壇最重要的華語電影絕不為過。繼《東》之後,賈樟柯的另一齣記錄片《無用》,同樣奪得今屆威尼斯影展地平線獎,說的是一個廣州服裝設計師參加巴黎時裝週的故事。拍過華麗的宮廷片《夜宴》後,馮小剛的新作《集結號》乃一部戰爭片。還有姜文螫伏7年的新作《太陽照常升起》、彭浩翔帶點黑色荒誕的《出埃及記》,以及本地獨立製作,林愛華執導,林嘉欣主演的《安娜與安娜》,都是吸引我視線的作品。

外語電影方面,首選是伊朗動畫《我在伊朗長大》,此片改篇自導演2001年出版的自傳式漫畫《Perscpolis》,是關於一個伊朗小女孩在伊斯蘭革命時期的成長故事,無奈中帶有一點苦笑。而「亞洲經典」一環,放映印度電影之父薩耶哲雷的經典作品《大路之歌》,只可惜選映作品只得一部,未免有點「到喉唔到肺」。同樣來自印度的還有蒂帕梅塔的《止水上的浮花》,韓國金基德的《呼吸 》和泰國的《13駭人遊戲 》。

至於中國電影展,《5顆子彈 ..... 》、《第三種溫暖》和《愛情呼叫轉移》都是我的選擇。

hkaff2007

2007年9月20日星期四

「Life In Hong Kong」 - David Sylvian

My Music Choice

First Night Forever

By:Burnt Friedman







不是發夢,是事實。隨著本月7日 David Sylvian 的歐亞巡迴演唱會〈The World Is Everything〉正式展開,還有一個月時間,Sylvian便會帶同其伴奏樂團,包括胞弟Steve Jansen、日籍結他手Takuma Watanabe及美籍低音大提琴手Keith Lowe踏足亞洲,來到香港演出一場。當時間在逐秒逐秒的倒數,亦即表示能親身見證Sylvian的演出不遠,每當想到這裡,自己便有一種難以言喻,感動的眼淚如泉湧的感覺。

說實在,今年好像是音樂會的旺年,由年初的Roger Waters開始;繼而有掀起一陣撲飛熱潮的Muse接棒;再到年中捲起Emilie Simon、Nouvelle Vague的法式風情;以及同樣令人怦然心動的Jeffrey Butzer、Yndi Halda、Koop、Islaja;還有不得不提的The Cure、Brett Anderson、Nine Inch Nails、Linkin Park等等,不論名氣大小,都各不約而同地相繼旋風式襲港,但要說當中最令我為之興奮雀躍的,那必然非David Sylvian莫屬。

作為追隨Sylvian多年的樂迷,無論從主觀或客觀的角度而言,由Sylvian領軍的Japan樂團,我都認為是八十年代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唯美派經典樂團。重要的不但是Japan那種獨特的Art-Rock風格,更重要的還有Japan為我們培育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詩人藝術家David Sylvian。

80年代解散的Japan是一群並非來自日本的知性派美男子,四位成員是當年知識青年最愛的英倫樂團,亦是將環境音樂普及化的先驅之一。他們的出現直至現在都是代表著Fashion、前衛、潮流的標誌。尤其是當年《Tin Drum》專輯更被很多音樂人視之為經典,因為他除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思想外,還敢對中國的那場臭名昭著的文革進行反思總結。而Sylvian除了是一位出色的音樂人,他亦在繪畫、攝影、寫詩及裝置藝術無一不通,在90年代更在倫敦及紐約等多個地方舉行畫展,並且得到很高的評價。

打從Japan時期的歌曲,〈Nightporter〉、〈Ghosts〉、〈Canton〉、〈Swing〉、〈I Second That Emotion〉、〈Quiet Life〉抑或〈Life In Tokyo〉等作品,再到個人發展的〈Forbidden Colors〉、〈Heartbeat〉、〈Red Guitar〉、〈September〉,Sylvian那副優雅成熟,有如負傷地沉重的感性嗓子,也數不清曾陪伴了我渡過多少個寂靜的晚上。Sylvian的嗓音給我感覺很高雅,他的音樂黯淡、晦澀、疏離而傲慢,但卻十分舒適。人們常說的那種具有藝術氣質的歌手在Sylvian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甚至我認為Sylvian的聲音和氣質絕對稱得上是最完美的男性代言,他那種內省及細膩的詩人觸覺,都令他擁有一切讓人瘋狂的理由。

對我而言,能夠在有生之年在香港看到Sylvian的演出,這無疑是一項奇蹟。甚至乎,我會說這是上天的一種恩賜。要知道這位曾被譽為「音樂界第一美男子」的前Japan主音歌手,對上一次隨Japan來港演出已是25年前的事,當年自己小不更事,錯過了的,現在恰好是補償的時候。縱然據悉今次的演出佔大部份都是Nine Horses的作品,想重拾Japan時期的歌曲似乎是微乎其微,但只要能聽著Sylvian的歌聲,一切也變得不重要了。

滿心期待10月27日,新知舊雨仔仔一堂HITEC,那肯定會是自己本年最難忘的一夜。


sylvian

David Sylvian歷年個人專輯介紹 : (不包括散見於參與他人的客串作品)


Brilliant Trees (1984)

Sylvian離開Japan後的首張個人專輯
請來Jon Hassell、Holger Czukay、Mark Isham等助陣
印證他如何擺脫Japan時的Art-Rock風格
以走向Jazz與Avant Garde的音樂層次


Gone To Earth (1986)

與前衛吉他手Robert Fripp和Bill Nelson開始合作關係
Silver Moon和Laughter & Forgetting是當中唯美經典
也表現到Sylvian優秀的作曲家才華
封面為藝術家Russell Mills的作品


Secrets Of The Beehive (1987)

Sylvian最優秀的一張專輯
華麗的音樂營造出秋色詩意洋溢的畫面
全然把其Ballad歌曲推至更雋永、更成熟的境地


Plight & Premonition (1988)

與Holger Czukay的首次合作
整張專輯只有兩首曲目的環境音響創作


Flux And Mutability (1989)

與Holger Czukay的第二次合作
聲響化的音樂結構裡,滲透著動人心神的情思


Rain Tree Crow (1991)

跟前Japan成員可一不可再的重組
並引進Bill Nelson、Michael Brook等參與
捕捉了各人對集體即興演奏的傾慕和探索


The First Day (1993)

與Robert Fripp合作灌錄的專輯
二人精湛的演奏技藝
迸發出一種介乎抽象與具體的音樂形態
是Sylvian最搖滾風格的一次


Damage (1994)

Sylvian / Fripp 1993年巡迴的現場錄音專輯


Dead Bees On A Cake (1999)

重返先前三張個人大碟的Avant-Garde Ballad取向
不同的只在於今次將傳統的Ballad曲藝
與Ambient、Jazz、Fourth World等元素混合得更為美妙
典雅悠揚的美麗樂章,令整體泛著豁達入世的氣氛


Approaching Silence (1999)

Sylvian對西藏音樂的一次試驗
2首25分鐘以上樂曲充滿了對神秘西藏的嚮往
喇嘛們大段的經文配以Ambient鍵盤和吉他效果
沉澱著濃烈的東方神秘主義色彩


Everything And Nothing (2000)

Sylvian的精選專輯,曲目來源廣泛
與Sakamoto / Robert Fripp以及Rain Tree Crow等合作曲目
甚至Japan時期的創作都囊括其中


Camphor (2002)

Sylvian的另一張精選專輯,分別是今次收錄的是演奏曲目
限量版雙CD的Bonus CD是Plight / Mutability / Premonition
其實就是Sylvian / Czukay之前的合作曲目


World Citizen (2003)

Sylvian與老伙伴坂本龍一相隔多年再度合作
Sylvian除了獻上他令人印象深刻的嗓音唱腔外,也參與創作過程
另外,這是一張為世界人權展望會而創作的唱片


Blemish (2003)

離開合作多年的Virgin唱片
Sylvian創立自家廠牌Samadhi Sound
Blemish風格趨向實驗與簡約意味
吉他、電音與人聲交織的即興組曲
在荒涼的感覺中有著扭曲的美感


Good Son vs The Only Daughter (2005)

Blemish的Remixes專輯
找來八組音樂單位跨刀為Blemish裡的作品重新混音
冷峻疏離的音樂風格,是少數跟原作一樣出色的混音專輯


Snow Borne Sorrow (2005)

Sylvian以Nine Horses為團名
重投Song-Based的Avant Ballad路線的作品
成員除有Steve Jansen和德國電子音樂家Burnt Friedman外
跨刀樂手還包括瑞典女歌手Stina Nordenstam
挪威小號手Arve Henriksen和坂本龍一


Money For All (2006)

一共八首歌的Mini Album
包含兩支全新單曲的雙版本
與及取自Snow Borne Sorrow內歌曲的Remixes


When Loud Weather Buffeted Naoshima (2007)

Sylvian為日本Naoshima Exhibition而洐生的專輯
融合不同零碎的自然聲效及電音精髓
邁向更艱深更前衛的音樂領域
並且把環境音樂推至更深遠的境界

david sylvian

2007年9月10日星期一

Carrie Chau 的愛與夢想世界 - 黑羊畫展

My Music Choice

Little Dragon

By:Little Dragon







從小老師父母都教導我們要做個乖孩子,但我們從來都不聽話,由細曳到大,不明白為何一定要坐定定才叫乖。本地女插畫家 Carrie Chau 或許就是別人眼中的曳孩子。在英文諺語中,曳孩子又名為「黑羊」,因此Carrie便想到將此喻意融入作品中,製作出一系列充滿黑色幽默的畫作及雕塑品,並把時代廣場二樓大堂改裝成羊棚,以作為她歷年來最大型的一次展覽 - 「黑羊畫展」。

「黑羊畫展」由Homeless傢品店和護苗基金合辦,可算是Carrie的第四個個人畫展。為切合畫展主題,在展場中間擺放了一個兩米半高巨型黑羊Figure公仔,當步入羊棚一刻,感覺就猶如置身在一個疑幻疑真的環境,產生一種不一樣的觀賞空間。在羊棚的兩邊,展現眼前的是多達100件的展品,包括色彩鮮艷的畫作,還有白羊爸爸和白羊媽媽的雕塑,當中有一半的作品更是Carrie為這個展覽而創作,屬於首次公開亮相。

觀賞期間巧遇Carrie,自己當然不會錯過這難得的好機會,隨即遞上畫展海報和特別版襟章叫她簽名。

black-sheep-poster

過往每次接觸Carrie Chau的畫作,總會經常看見一個邋遢的女孩,她擁有一雙大眼睛,露齒而笑,並常常在做著奇怪的事,這個名為Blind Fly (盲頭烏蠅) 的角色,不但是Carrie的自身縮影,令她開始在香港人氣急升,繼而開設自家品牌「Wun Ying Collection」,出售由她所設計的商品,更獲得與不同品牌或機構合作機會,如Hip Hair Culture、Pedder Red、 LCX、Nike、 Levis、地鐵車票、At 17唱片封套等等。這隻盲頭烏蠅努力的畫畫畫,日夜顛倒,但卻絕非誤打誤撞闖出名堂,在現實生活中,這隻盲頭烏蠅和黑羊看似是風馬牛不相及,互不相識,亦各不相欠,不過在Carrie的幻想世界中,兩者就變成個人不同時期的寫照。

只要看Carrie的插畫一眼,總會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Carrie愛用鋼筆畫插畫,因鋼筆筆觸有力,所以在她畫中的人物幾乎都擁有一個大「面珠登」,華麗繽紛而帶點詭譎,童話幻境夾雜點點成人血腥。時而頹廢、時而古典華麗、時而孩子氣,都是最能代表Carrie的風格。

在Carrie的作品中同時可看見她愛發夢的一面。她愛將白日夢的元素注入平面及立體作品中,好讓每一件作品也圓一個夢。她用童話的手法去演繹出無數令人會心微笑的作品,就像這次的「黑羊畫展」,走進Carrie精心創作的羊棚,自己感受到的,是在一整群「白羊」中,其實每人也潛藏有「黑羊」的一面,都會想突破一下框框,曳一下。然而這個世界上,白羊卻永遠多過黑羊,結果造就太多隨波逐流的人,人人讚白羊好,就依足別人那一套而行,遺失的,卻是自己的特性,成為迷途的「白羊」。

黑羊的世界很小,但智慧卻很大。離開展場時,在自己的腦海裡,不禁浮現出很多很熟識的情景。慶幸,原來自己也曾經「黑羊」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