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30日星期五

微型世界下的老香港

My Music Choice

A Song Left For You

By:TLS







當可以勾起回憶的實物和場景,在歲月和社會發展的巨輪下,逐漸消失,到底如何才能保留一些可堪回味的生活片段?有人會用比較抽象的方法,以文字記述。但若覺得主觀的筆觸未必能完全呈現真實的場景,那麼攝影也是不錯的方式。不過,也有一群愛好微型藝術創作的發燒友,嘗試以充滿香港昔日情懷的微型場景,把一些已經或即將難復見的景物以最立體的方式重現,祈以藉此保留一些可堪回味的生活片段。

多少歷史建築,隨著商業的巨輪逐漸消失;多少充滿本地色彩的生活經營,也因為成本效益而慢慢退色;僥倖保存下來的,經刻意的改裝下,亦失去原有的醇樸味道.... 怪不得「集體回憶」這個名詞近年常掛耳邊。正因為此,一群醉心於微型藝術的創作者,意識到本屬於自己的文化和傳統正面臨被淘汰的殘酷情況,便以香港本土風情為題,於太古坊舉行了一個要帶放大鏡到場觀賞的集體回憶展覽 「香港本土風情」微型藝術展覽

微型藝術創作,一向傾向於華麗堂皇和精緻典雅的主題。在我今次參觀的這個「香港本土風情」展覽中,一班微型創作者卻以香港本土特有的風情,製作出一系列場景模型,大部分場景模型都以原物的1:12製作,每個展品最高也不過50cm,但手工卻十分精細,就算是一束鮮花、一尾金魚也絕不馬虎,一絲不苟,幾可亂真。

這些巧奪天工的微型舊式建築物和商舖,當中包括政府剛宣布僥倖得以保留的灣仔街市及和昌大押;己成歷史的銀龍咖啡冰室、鐵皮屋;日漸式微的舊式理髮店、街頭排檔、傳統中藥店、繡莊、紙扎舖、茶具店等.... 亦有新式的朱古力店、三文治店、蛋糕店、私房菜館、琉璃店和手袋店等.... 每件展品仿真度均極高,兼且手功精緻,看得我目瞪口呆、讚嘆不已,可見各製作者之工藝非凡,更可以鬼斧神工來形容。

是次的微型藝術展展期只得十天,無緣親眼目賭的承屬可惜。然而我總認為,這些極具香港本土特色的景觀製作,是必須親身去看、去感受,方能領會到那份血濃於水的本土情懷。現時世界各地都建有「微型景觀園」,把當地著名的建築物按比例縮小置於較細小的空間內,以滿足遊客瞬間盡覽該地風光的需求。香港實在也應跟其他地區看齊,在西九的規劃中,加建一個袖珍博物館,那就皆大歡喜、功德無量。

延伸觀賞 : 微型藝術展覽圖片


2007年11月20日星期二

斐池中物 - 有耳非文

My Music Choice

The Moving Frontier

By:Pram







聽著 有耳非文 的最新歌曲《東京鐵塔下gulugulu》 ,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感動的不只這是有耳非文睽違四年的新作,還有那觸動的歌詞:「gulugulu 踏步在休閒中午 / gulugulu 別垂頭自命受苦 / gulugulu 任動盪世情可惡 / 難受的 / 由自己 / 加上音符」、「如能隨遇轉動 / 如孩童在轉動 / 難成才但至少能起動 / 你有的青春 / 都即管推進 / 安心揮霍 / 開心放縱」、「傷心很多種 / 不急於心痛 / 天空海闊 / 珍惜放縱」。的確,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有遇上低潮的時刻,但也得要積極去面對,不迷失自己,Gulugulu轉呀轉的,自然轉出一片新的境象。就像有耳非文,經歷過數年的身心洗滌,《東京鐵塔下gulugulu》這首歌曲,恍若就是為她從非主流樂壇正式步上主流樂壇的一個開始。

嚴格來說,自己已不是第一次被有耳非文的歌聲與音樂打動,從她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亂交叉來》開始,有耳非文的歌我是一首都不會放過的。〈清平樂〉、〈懶美人之戀〉、〈恐龍學唱歌〉、〈三文治之三角戀〉、〈元氣飯團〉、〈Goodbye Bali〉等等,即使今天再拿出來聽,仍覺得新意十足,愈聽愈有趣。快樂的、幻想的、奇趣的、莫名其妙的、開心難過的..... 這些都可以形容有耳非文的音樂。甚至再貼切的形容,有耳非文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那種故意勾引我的耳朵的小女孩,我卻無意中被她勾引了,還甘願把她變成自己唯一愛著的,直到永遠。即使我摸不到看不到只能聽,卻只是這樣就滿足了。

毋庸置疑,有耳非文沒有美若天仙的面孔,沒有龐大的宣傳政勢,她不濫發唱片,她不時常曝光,她可說是香港樂壇的一道清泉。現今香港樂壇往往把包裝和外表放在首位,對一些擁有音樂熱誠和才華但其貌不揚的實力歌手忽視,如有耳非文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

arumimihifumi_1arumimihifumi_2arumimihifumi_3

出生並成長於台灣高雄的有耳非文,有四分之一日本人血統。她將自己的本名「高郁斐」拆開,"有耳"、"非文",就成了「有耳非文」這個她行走香港樂壇的代號。有耳非文四字除了是名字分拆的遊戲,點出了一種奇妙的中文字意境外,也反映了有耳非文勇於破舊立新,喜歡聆聽和不愛說話的個性。

有耳非文發表的三張專輯《亂交叉來》、《打狗女郎》和《叱吒女皇》都與梁基爵合作,基爵包辦所有作曲、編曲、錄音及混音,而填詞則全是有耳非文負責。有耳非文以其小女孩甜膩童音的腔調,加上華麗的電子、迷幻、爵士樂於一身的夢幻曲風,使她的作品聽起來顯得格外清新柔媚。跟日本創作女歌手Kahimi Karie和Chara有點相似。

曾淹沒在主流音樂世界裡的奇女子有耳非文,跟獨立唱片廠牌89268結束合作關係而轉投人山人海,推出的這張新曲加精選,除印證這個叱吒一世之打狗女郎的音樂並不是亂交叉來之外,另一更深層的意義,乃是作為她個人發展的一個總結,因為有耳非文已跟蔡德才合組了新樂團「爆爆糖」,二人會擦出怎樣的音樂火花,拭目以待。


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

「漫」無邊界 - 日本韓國另類漫畫展

My Music Choice

The Welcome Kinetic

By:Morning Recordings







自去年3月起,藝術中心展開了「漫畫工地」 計劃, 先後舉行過《漫有引力》、《幾米的秘密花園》、《回憶.未來》及《彼得小話漫畫展》等展覽活動,直到今個月,為期20個月的「漫畫工地」計劃終於閉幕了,閉幕「工程」分別是《FantastiC - 日本另類漫畫展》及《New Rising Star - 韓國另類漫畫展》兩個展覽,後者更是本地首個韓國另類漫畫展,香港漫畫市場一向以日本漫畫為主導,要接觸另類的漫畫作品,尤其是韓國漫畫家的作品,這個展覽無疑是讓我大開眼界的機會,故此當我在欣賞這些充滿個性魅力的獨立漫畫的同時,即使我不諳日語和韓語,從中也可感受得到兩地漫畫家的所思所感及漫畫中的情懷。

是次展覽展出的不單有原稿、動畫及Figure公仔,還有集結日、韓、中、港四地50位漫畫家特別為此計劃而繪畫的作品《漫畫家的慾望》。6個參展的日本漫畫創作單位,包括電影《東京喪波》的原作者 Hanakuma U-Saku ,曾替芝加哥音樂人Jim O'Rourke設計唱片封套的 友澤Mimiyo ,以及有我喜歡的 西岡兄妹逆柱Imiri ,還有 本秀康Kurihara Takashi 。至於韓國參展的9位漫畫家對我來說都比較陌生,各人均來自韓國另類漫畫出版社SaiComics,其中的驚喜,首選 李敬錫崔鏡珍白鐘敏 ,印象深刻的有 鄭松熹朴建熊 ;其次 高寧逸金銀星 的畫風也深得我心。




展場另一吸引的地方,是擺放有多本日韓的漫畫供免費閱覽。而同場的「自畫閣」是一個互動的漫畫接龍遊戲,觀賞者可以發揮個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將自己的意念畫下來,跟日韓漫畫家來一次Crossover,我畫的一張,我將它貼在展場最當眼的位置。

其實一直我都認為,漫畫除了談情說愛、血腥暴力之外,也可暢論人生哲理、表達作者對社會的不滿及描繪人生百態。所以我深信日韓的一班獨立漫畫創作人,皆抱持以這種理念去創作屬於他們的漫畫作品的。好像從展場翻閱的部份漫畫作品所見,我發覺韓國的獨立漫畫特色是帶著很重的歷史感,繪畫題材多與政治有關,相較起來,日本獨立漫畫的題材則多元化,充滿天馬行空和童年幻想的趣味。或許,這便是日本獨立漫畫和韓國獨立漫畫不同之處。



其實所謂獨立漫畫,一般是指一些由一個漫畫家包辦所有創作的漫畫,他們沒有資金豐厚的出版社作後盾,由故事創作、著色、甚至作品推銷,也由漫畫家負責。日本獨立漫畫的發展始於50年代,而韓國的獨立漫畫發展始終90年代中期,漫畫家們都有著「忠於自己」的抱負,與主流漫畫起著抗衡的作用。

曾幾何時自己也跟朋友辦過獨立漫畫,深明箇中的困難及苦況。所以我是倒欣賞日韓獨立漫畫市場那完善的規模,至低限度能賦予一班漫畫家十足的創作動力。反觀香港,現時仍未見專門製作獨立漫畫的出版社,香港的獨立漫畫作品只能散見於各報章雜誌。十年前雜誌《Magpaper》曾大力推動香港獨立漫畫作品,我想那已算是香港獨立漫畫發展最「風光」的時期了。

基於市場問題,迎合大眾口味,大部份漫畫家都會在創作上作出不少妥協,這種妥協, 對一些漫畫家來說,是枷鎖。但為了讓無限創意躍現紙上,有人寧走一條被視為另類、但更自由、更能領略漫畫樂趣的路,日韓這班獨立漫畫家,便以其極富個性的漫畫語言及堅持嚴肅的創作姿態,把視野聚焦在社會現實、生命體驗、情感、內心世界以及精神層面的訴求。絕對是值得去支持及尊重的。